1.首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。
仅存在入睡困难(>30分钟)的患者可选用扎来普隆。扎来普隆的消除半衰期仅有1小时,次日残余效应小。
存在入睡困难或/和睡眠维持障碍的患者,可选用右佐匹克隆、佐匹克隆或唑吡坦。
睡眠维持障碍主要指:整夜觉醒次数≥2次、总睡眠时间<6.5小时,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。
唑吡坦个体差异较大(消除半衰期0.7~3.5小时),无效者可试用佐匹克隆。
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中的“有效成分”,不良反应小于佐匹克隆。
2.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无效,或不耐受,或伴有焦虑症的患者,可选用中效类苯二氮䓬类药物。
常用中效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有艾司唑仑、阿普唑仑、劳拉西泮等(第二类精神药品,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)。
三唑仑是苯二氮䓬类短半衰期药物,成瘾性和遗忘发生率高,已被列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(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)。
地西泮半衰期较长,次日残余效应较大,临床已较少用于失眠的治疗。
3.老年人尽量避免选用苯二氮䓬类药物。
苯二氮䓬类药物不仅可产生认知损害,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,而且具有肌肉松弛作用,可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。
二、催眠药,最长能用多久?
慢性失眠患者:
推荐选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(唑吡坦、佐匹克隆、右佐匹克隆、扎来普隆)。
在医生指导下,采用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方案。
间歇给药:每周服用3~5次。
按需服用:若次日有重要工作或事务,可睡前服用。非必要,不服用。
连续服用,最长不超过4周,超过4周需要重新评估。
长期服药的患者,不能突然停药,否则可产生戒断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