擤(xǐng)鼻涕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,但恐怕会正确擤鼻涕的人不多。擤鼻涕也有讲究,如果操作不当,不但行为不雅,眼睛和耳朵还有可能受伤害哦!
一、关于鼻涕的真相:
正常情况下,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,总量约1000mL。其中约700mL蒸发,湿润鼻腔内空气,另外300mL汇集在黏膜表面,形成一层薄薄的“粘液痰”,以湿润鼻腔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,使之湿润吸进的空气,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灰尘、花粉、微生物等,以免它们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染。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,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。
二、擤鼻涕是正常的反应:
为什么平时没感觉,一旦感冒或者发生鼻炎的时候,就能感觉到鼻涕了呢?因为感冒或过敏的时候,鼻子的黏膜受到刺激,发生水肿、分泌增多,正常排出鼻涕的通道就不够用了,就会感觉到鼻子堵、鼻涕多,非要擤出来才舒服。
三、伤风感冒会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,但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的原因为:
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,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,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。起初为清水样的,3~5日后渐为脓涕,1~2周后可痊愈。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,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,即为慢性鼻炎,就会经常流鼻涕了。擤鼻涕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机制之一,就像打喷嚏一样,将鼻涕中的有害物质排出人体。有的人在擤鼻涕时,尤其是儿童,手里拿纸张或手绢,用手把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用力一擤。耳朵会嗡嗡的响,甚至有的时候会感觉疼痛。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:人擤鼻涕时,是靠强的呼气力量将鼻涕赶出来的,由于前鼻孔小,后鼻孔大,当过分用力并且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时,由于全部鼻涕不能由较小的前鼻孔流出,而从鼻咽部涌向各个窦腔以及通过咽鼓管涌向中耳腔,而进入咽鼓管,并使之阻塞,此时可出现耳的闷胀感,耳朵听不清声音,以及耳鸣。因鼻涕中含有大量细菌,由于细菌感染造成中耳炎或鼻窦炎。
四、正确的擤鼻涕方法:
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,用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,然后用相同方法再擤另一侧,也可将纸或手绢放在鼻孔下,两手轻放于鼻两侧,稍用力将鼻涕擤出。有时可将下巴向上抬起,通过鼻子抽吸将鼻涕从后鼻孔排出,然后经鼻咽部咯出。但须注意无论什么方法擤鼻涕,都不可用力过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