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经典的游戏叫做滚铁环。这种用来玩耍的铁环获取很难,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家庭都不算富裕,要弄到一个铁环,确实得费九牛二虎之力,最给力的就是老式的打谷机坏了之后,把两边的铁圈取下来,那种厚重感与一体感简直太爽了,在学校里,这种铁环算得上是巨无霸了。实在没有铁环的孩子们,也会开动脑筋,用中空的塑料管子做成一个圆圈,类似铁环,玩具虽然简陋,但那种成就感非身临其境是感受不来的。
第三个经典的游戏叫做摔炮。听到这个名字,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是鞭炮之类的东西了,这不是很危险的吗?当然不是,那个年代哪有鞭炮这么高大上的东西随便给小孩子们玩耍呢?所谓的摔炮就是到田埂上去,把软硬适度的泥巴采集下来,然后做成大小不一的泥团,像做包子开始的流程一样,把中间掏空,不一样的是里面不用装馅儿,而是哈一口气,然后中空的一面朝下,狠狠的摔在地上,泥团与地面撞击的瞬间,会发出响亮的声音,犹如开炮一般,故而得名。虽然玩得全身都是泥,但男孩子们确实都很开心,还非常有成就感,声音最大的为胜者。
第四个经典的游戏叫做丢沙包。这个游戏其实就是打仗扔石头的变种,游戏需要三个人才能玩,对敏捷性的要求非常高。因为按照游戏规则,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,直到能用手抓住“打手”扔过来的沙包,才能“刑满释放”。有点像棒球中“投手”和“捕手”之间的耍心眼,斗志斗勇。玩过这个游戏的人,是不是想起了当初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了呢?
第五个经典的游戏叫做打弹珠,这应该算是一种高大上的游戏了,有一种儿时“高尔夫”的感觉。游戏需要准备的道具为玻璃珠,参与游戏的人各出数枚,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。玩法通常是“出纲“或“打老虎洞”。之所以说有一种高尔夫的感觉,那是因为会在地上划线为界,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,叫“出纲”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,谁先打完五个洞,就变老虎,然后打着谁,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,这叫“打老虎洞”。
男孩子们玩耍的游戏我能记起的大概就这五个,女孩子们要文雅秀气一些,对于这些疯狂的游戏不太喜欢。我记得那时的女生玩得最多的游戏有三个,跳皮筋,跳房子和踢毽子。
这第六个经典的儿时游戏就是跳皮筋。顾名思义就是一根长长的皮筋,当然是封闭的,两端各站一个人,皮筋就像甩呼啦圈时一样,放在腰上,然后参与游戏的其他人就按照一定的“舞姿”开始表演。这女孩子喜欢的游戏,游戏规则我就不太熟悉了。
第七个经典的游戏就是跳房子。与跳皮筋一样,都是要跳的游戏,但这应该是最廉价的游戏了。只要一支粉笔,一块石头就可以玩。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,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,一边前进,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,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,锻炼脚的控制力。
第八个经典的游戏就是踢毽子。踢毽子虽然常见是女生在玩,也不排除有踢得很好的男孩子。这个游戏考验的是脚上功夫,毽子分为两个部分,上面是羽毛,下面是用布缝制好的底座,当然上面会连接一个管子,羽毛就插在管子里,还要用线捆扎结实。在农村要开展这样的游戏运动,不得不说很多公鸡都遭了殃,特别是羽毛很漂亮的那种。
虽然是踢毽子,但也有同学玩出了新高度,拿本书用手打,嘴里还嚷“桥,外,别,背”什么的动作指令。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于该游戏下,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。
70年代玩耍过的游戏还有很多,我觉得这八个算是最为经典的了。除此之外,还有抓棋子,拍画片,钢枪打老虎等等,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玩法,但归根结底,都是为天真无邪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。
这些曾经被视为最为经典的游戏,如今就算是在农村,也很少能见到了。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有一大堆各种各样好看的玩具,稍微大一点之后,就爱上了手机游戏,或者是看动画片,想想也是很幸福。但对于70后的人来说,最经典的可能就是这八个游戏了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