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悠然见难山,(https://xueqiu.com/1293470367/336263721)
老兵不死,这是我看叮咚买菜5年发展历程的体会。叮咚买菜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?它是上一轮生鲜大战中硕果仅存的两家公司之一,一家是福州的朴朴超市,另一家就是叮咚买菜。叮咚买菜总共融资了近20亿美元,而如今市值仅约20亿人民币。
先看看叮咚买菜从2020年到2024年这五年的收入和利润情况,很有意思。2020年,叮咚买菜的收入是113亿,比2019年翻了两倍,这主要得益于疫情期间的需求增长,但当年亏损31亿。同时,叮咚买菜扩张到了全国37个城市。
2021年,叮咚买菜的营收又翻了一倍,达到200亿,但亏损也扩大到了67亿。每天的平均订单量为88万单,并成功实现了上市。2022年,营收达到240亿,在200亿的基础上大幅减亏,亏损从67亿缩减到10亿,日订单量达到100万。
2023年,营收为247亿,净利润4亿。到2024年,营收为230亿,净利润同样为4亿。叮咚买菜的战略转变为“好用户、好商品、好服务、好心智”,B端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。由此可见,叮咚买菜在四五年的时间里,从一个前置仓的生鲜平台,成功转型为一家综合性的生鲜服务商。
2025年,叮咚买菜作为一家全链路的供应链公司,预计营收将达到250亿左右,同比增长5%-8%,净利润约为4亿到5亿。日订单量稳定在100万单左右,年订单量超过3亿。用户的年度购买频次约为50次,相比美团的84次略低。在区域拓展方面,叮咚买菜在江浙沪地区新开了14个闲置仓,包括湖州、温州等城市。同时,公司在一季度新成立了10个事业部,并开始自营猪肉业务。此外,叮咚买菜还与香港、加拿大等地建立了供应链合作关系。
回顾这五年,叮咚买菜确实实现了"空中加油,空中换轮胎"的壮举。从一家100多亿营收、亏损七八十亿的公司,到如今实现2-3亿的净利润,通过区域聚焦、商品升级和供应链输出,成功从即时零售平台转型为全链路的生鲜供应链公司,这一过程实属不易。正如那句"老兵不死",叮咚买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,其核心在于经营中的高度敏感性、坚定的转型决心和强有力的执行力。这种精神确实令人钦佩。
叮咚接下来的核心关注
1.平台基本数据的进一步增长,会员数,复购率,年消费额
2.类似猪肉这样的自有产品能否持续增长,不断拓展。
$叮咚买菜(DDL)$